喜訊!中核集團自主研發“天光地熱2.0”零碳供能示范項目在內蒙古科右中旗成功投運
發布時間:2024-10-31 信息來源:
10月27日,在中宣部定點幫扶的內蒙古科右中旗,由中核集團援建的“天光地熱2.0”零碳供能示范項目順利投運。34套機組運行狀態良好,為當地群眾帶去了初冬的“中核溫度”,為“天光地熱”系統進一步產業化、型譜化積累了重要實踐成果。此項目是中核集團與中宣部圍繞“新能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”的合作項目,由中核集團所屬新能源專業化平臺中核匯能承建,中核匯能充分發揮產業優勢、經驗優勢,全力推進系統升級和項目建設,全面高質量完成央企幫扶和科研創新任務。
產業幫扶+創新示范
“天光地熱”系統源于中核集團產業幫扶的一次創新實踐。2021年冬天,在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的寧夏同心縣旱天嶺村,兩名中核集團派駐的幫扶干部針對當地燒煤取暖污染嚴重、費用高、效果差、存在室內二氧化碳中毒風險等問題,組織技術人員和施工單位深入現場,圍繞光伏發電技術、地源熱泵技術耦合供能開展研究。經過反復技術論證和實驗,2022年3月,在中核幫扶的“科技小院”成功建成運行首臺“天光地熱”系統原型機——“地熱+PVT” 熱電冷三聯供裝置,由此開啟了“天光地熱”項目科研創新的篇章。
截至目前,“天光地熱1.0”系統已在同心縣旱天嶺村建成超200戶示范項目,目前正在實施整村普及,今年11月中旬將完成全年新建300戶的任務,屆時該村將成為全國首個“天光地熱”零碳供能示范村;項目還推廣至國家能源局定點幫扶的甘肅通渭縣;內蒙古科右中旗“2.0”系統投建的同時,“2.0”大型集中式(超2000㎡)科研項目也將于今年底開始逐步落戶寧夏。
因地制宜+科研創新
科右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、大興安嶺南麓的科爾沁草原腹地,冬季嚴寒且漫長,年平均氣溫約7.2℃,冬季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30℃,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不僅效率低、污染重,更增加了居民的經濟負擔。在地方政府和中宣部掛職干部的大力協調和支持下,由由中核集團所屬中核匯能牽頭,聯合中核坤能、中核七院、中核華興組織專項團隊,深入調研當地氣候條件和資源稟賦,創新研發和應用“天光地熱2.0”零碳供能系統,以太陽能發電、淺層地熱供能、高效回灌、儲能和AI智控技術耦合,實現當地居民低成本、零碳清潔供暖。經測算,戶均取暖成本將比傳統燃煤采暖成本節省一半。
“2.0”系統實現了模塊化、一體化高度集成,設計可穩定運行30年以上,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污染物,兼具供暖效率高、操作簡單、穩定性好、運營成本低的優點,該項目的成功投運打造了北方高原嚴寒地區又一新的零碳示范點,標志著“天光地熱”零碳示范項目的地域、氣候、環境的普適性實現了重要跨越。
央企責任+中核品質
中核集團始終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堅決承擔央企助力鄉村振興使命責任,認真總結和深化拓展在寧夏同心縣幫扶工作經驗,在建設過程中,項目團隊堅守中核品質,尊重地方民俗,嚴格保護地方生態及人文環境,從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”五方面做到全過程管控。在中宣部科右中旗掛職干部的協調支持下,現場施工隊伍認真聽取居民意見建議,系統深入開展新能源知識科普和技術培訓,在保障安全、質量的前提下,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進度,為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清潔的“核”動力。
2024年,中核匯能深入實施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,努力通過科研應用+商業運作雙輪驅動“天光地熱”產業化進程:成立“天光地熱”平臺公司,注冊“核美天光地熱”商標品牌,組織3.0系統研發立項,投入科研經費430萬元,由中核匯能牽頭,聯合中核資本、中核七院、清華同方等單位成立推廣聯盟,致力于為我國北方農村清潔功能提供更完美的“中核方案”。
政治優勢+“整體·協同”
中核集團深入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,秉承“整體·協同”工作理念,有效發揮集團內部科研、工程優勢,項目實施單位中核匯能牽頭與中核七院、中核坤能成立項目聯合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,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和群眾需求,在建設過程中,全力克服高原地質層復雜、鉆井難度大、居民電網薄弱等諸多急、難、險、重問題,以協同增強整體功能,成功在供暖季到來之前完成全部項目的建設和投運,確保地方群眾溫暖過冬。
“屋里暖,窗外藍”。隨著“天光地熱2.0”零碳供能示范項目的成功運行,科右中旗34戶群眾將告別燃煤取暖的時代,迎來更加清潔、環保、舒適的冬季生活。
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,中核集團將繼續以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為重要任務目標,緊緊圍繞新質生產力和民生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思想,深化改革創新,綜合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“天光地熱”零碳供能項目產業化、型譜化推廣,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和實現“雙碳”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(中核匯能)